2017年8月11日 星期五

青玉案‧元夕-辛棄疾



青玉案‧元夕-辛棄疾

東風夜放花千樹。
更吹落、星如雨。
寶馬雕車香滿路。
鳳簫聲動,玉壺光轉,一夜魚龍舞。
蛾兒雪柳黃金縷。
笑語盈盈暗香去。
眾裡尋他千百度。
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,燈火闌珊處。

作者
辛棄疾(11401207),南宋詞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別號稼軒,漢族,歷城(今山東濟南)人。出生時,中原已金兵所佔。21歲參加抗金義軍,不久歸南宋。歷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東安撫使等職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論》與《九議》,條陳戰守之策。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,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,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;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。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,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。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,後被彈劾落職,退隱江西帶湖。

註釋
1.   元夕:夏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。
2.   花千樹:花燈之多如千樹開花。
3.   星如雨:指煙花紛紛,亂落如雨。
4.   寶馬雕車:豪華的馬車。
5.   鳳簫:簫的名稱。
6.   玉壺:比喻明月。
7.   魚龍舞:指舞動魚形、龍形的彩燈。
8.   蛾兒、雪柳、黃金縷:皆古代婦女元宵節時頭上佩戴的各種裝飾品。這裡指盛裝的婦女。
9.   盈盈:聲音輕盈悅耳,亦指儀態嬌美的樣子。
10.  暗香:本指花香,此指女性們身上散發出來的香氣
11.  驀然:突然,猛然。
12.  闌珊:零落稀疏的樣子。

語意

     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晚上,東風吹來,燈火在夜空下,遠遠近近,閃閃搖搖的,像千樹銀花,又像是被吹落的滿天星雨。
      
華麗的馬車一走過,滿路飄香。那悠揚的鳳簫聲中,計時的玉壺光閃閃的轉動著;魚燈、龍燈的舞動也徹夜不息,真是熱鬧極了。
      
在這個佳節良宵裡,女孩們都爭新鬥豔的在頭上裝飾著蛾兒,並垂下黃色的金線;每一個人都打扮得漂漂亮亮,笑語盈盈的去賞花燈。
      
在這麼熱鬧的場合裡,我尋找她,不知幾千回了,都尋找不到她的倩影。正當我失望惆悵的時候,不經意間,我一回頭,啊!我苦苦思念,尋找的人兒,卻獨自站在那燈火稀疏的地方啊!

作品賞析
        這首詞先用大量筆墨渲染了元夕的熱鬧景象,最後突然把筆鋒一轉,以冷清作結,形成了鮮明強烈的對比。這種對比,不僅造成了境界上的強烈反差,深化了全詞的意境,而且很好地起到了加強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。
    
燈火寫得愈熱鬧,則愈顯那人的孤高,人寫得愈忘情,愈見那人的不同流俗。 全詞就是通過這種強烈的對比手法,反襯出了一個自甘寂寞、獨立不移、性格孤介的女性形象。作者寫這樣一個不肯隨波逐流、自甘淡泊的女性形象,是有所寄託的。辛棄疾力主抗戰,屢受排擠,但他矢志不移,寧可過寂寞的閒居生活,也不肯與投降派同流合污,這首詞是他這種思想的藝術反映。

    “眾裡尋他千百度,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,燈火闌珊處,歷來為人傳誦。王國維在《人間詞話》中說,這三句是古今之成大事業、大學問者,必然經過三境界的第三境,並以此作比喻,對做學問、做人、成事業者,在經歷了第一境界和第二境界之後,能發現自己所追尋的東西,往往會在不經意的時候,沒想到的地方出現。

資料來源
讀古詩詞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