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8月10日 星期三

飲酒詩二十首其五-陶淵明





飲酒詩二十首其五-陶淵明

結廬在人境,

而無車馬喧。

問君何能爾?

心遠地自偏。

採菊東籬下,

悠然見南山。

山氣日夕佳,

飛鳥相與

此中有真意,

欲辨已忘言。



作者
陶淵明(365-427)字元亮,潯陽柴桑(今屬江西)人。陶淵明出生在一個還衰落的官僚家庭,曾祖父陶侃是東晉的開國元勳,官至大司馬。祖父陶茂和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一類的官。外祖父孟嘉是東晉名士。陶淵明的祖 父和父親並不是承襲陶侃爵位的嫡嗣;淵明七、八歲時,其父便已去世,因此,他從少年時代起,就生活在貧困之中。由於家庭環境的影響,陶淵明很小就喜愛讀書,對儒家經典有特別濃厚的興趣。他讀書的範圍,除了儒家的經典,再就是兩晉時代盛行的(老子)(莊子),還有大量的先秦至漢魏的史學、文學著作,廣泛 地接觸了古代文化遺產。
註釋
1.結廬:築舍;建造居室。人境,塵世,人群聚居的境域。
2.
車馬喧:車馬的喧鬧。
3.
君:您,這裡是詩人自問。 爾,如此;這樣。
4.
心遠:精神超脫世俗。偏:僻靜。
5.
悠然:悠閒淡遠的樣子。南山,指廬山。
6.
山氣:山間的氣霧。日夕,傍晚。
7.
相與還:結伴歸巢。相與,成群結伴。
8.
真意:真趣。
9.
忘言:心領神會,卻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。《莊子‧外物》:「言者所以在意也,得意而忘言。」
語意
雖然生活在俗世間,卻沒有感受到車來人往的喧囂。
問你怎能如此呢?心緒若能不受外來事物侵擾,自然就感覺住所偏僻寧靜了。
在屋東的籬邊採摘菊花時,悠閒中抬頭遇見了青青的廬山。
黃昏時分,山間的氣霧佳美,飛鳥成群結伴歸林。
我已然領悟到此種生活中「抱樸守真」的意境,但卻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。
作品賞析
〈飲酒〉詩共二十首,大約寫于晉安帝義熙十三年(417)的秋冬之際,時陶淵明約五十三歲。 蕭統〈陶淵明集序〉云:「有疑陶淵明之詩,篇篇有酒。吾觀其意不在酒,亦寄酒為跡也。」因為這些詩都是酒後題詠,所以總題為「飲酒」。其中有明確提到酒者 十一篇,有不提酒者凡九篇。此篇就是「寄酒為跡」的不提酒者,旨在描寫田園生活的恬靜閒適,是陶淵明田園詩中著名的詩篇之一。
資料來源